一、總體要求的要點
1、把職業教育擺在教育改革創新和經濟社會發展中更加突出的位置;
2、完善職業教育和培訓體系;
3、鼓勵和支持社會各界積極支持職業教育。
二、總體目標的要點
經過5-10年左右時間,職業教育基本完成:
1、辦學格局:政府舉辦為主→政府統籌管理、社會多元辦學;
2、辦學追求:規模擴張→提高質量;
3、辦學模式:參照普通教育辦學→企業社會參與、專業特點鮮明。
三、具體指標的要點
1、到2022年,職業院校教學條件基本達標;
2、到2022年,建設50所高水平高等職業學校和150個骨干專業(群);
升拓檢測以土建工程檢測為切入點,可提供全套土木工程檢測技術專業建設方案,含人才培養、教學大綱、教材教輔、教學課件等。
3、建成覆蓋大部分行業領域、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中國職業教育標準體系;
4、建設300個具有輻射引領作用的高水平專業化產教融合實訓基地;
升拓檢測針對土建工程特色實訓,可提供涵蓋土木工程施工、檢測、物聯網監測等信息化產教融合實訓基地建設,具體內容詳見升拓檢測官網:www.11g69r.cn。
5、職業院校實踐性教學課時原則上占總課時的一半以上,頂崗實習時間一般為6個月;
升拓檢測針對實踐性教學,提供具有3年以上現場檢測、監測經驗的技術人員,以學期或者周為單位,輔助學校老師進行實踐教學工作,并提供相應的工程檢測、監測實踐教學課件、實驗指導書等。
6、“雙師型”教師占專業課教師總數超過一半。
四、具體措施的要點
1、完善國家職業教育制度體系
①健全國家職業教育制度框架;
深化產教融合,推動協同育人,探索學歷證書和職業技能等級證書互通銜接
②提高中等職業教育發展水平;
③推進高等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;
培養服務區域發展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,重點服務中小微企業的技術研發和產品升級;根據高等學校設置制度規定,將符合條件的技師學院納入高等學校序列
④完善高層次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。
推動具備條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,鼓勵普通本科開設應用技術類型專業和課程,開展本科職業教育試點;
升拓檢測可針對工程檢測、監測提供專業和課程建設的全套解決方案,包含人才培養方案、實訓設施建設、教學配套方案等,可為本科院校開展工程檢測、監測職業教育提供技術支撐。
制定中國技能大賽、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、世界技能大賽獲獎選手等免試入學政策
升拓檢測每年贊助舉辦全國職業院校無損檢測技能大賽,提供土建工程類專業學生同臺競技平臺。
2、構建職業教育國家標準
①完善教育教學相關標準;
②啟動“學歷證書+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”制度試點工作;
鼓勵職業院校學生在獲得學歷證書的同時,積極取得多累職業技能等級證書;院校內培訓可面向社會人群,院校外培訓也可面向在校學生,各類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具有同等效力,享受同等待遇;等級分為初級、中級、高級。
升拓檢測可提供具有5年以上現場檢測、監測經驗的技術人員,輔助學校開展檢測、監測職業技能等級認定,輔助學校培訓社會人員和在校學生。
③開展高質量職業培訓;
職業院校面向在校學生和全體社會成員開展職業培訓;2019年推動職業院校在10個左右技術技能人才緊缺領域大力開展職業培訓
升拓檢測可為院校在無損檢測、物聯網監測領域開展職業培訓提供技術、設備和人員支撐。
④實現學習成果的認定、積累和轉換。
3、促進產教融合校企“雙元”育人
①堅持知行合一、工學結合;
國家層面原則上5年修訂1次職業院校專業目錄,學??筛鶕夸涭`活自主設置專業,每年調整1次。遴選一大批職業教育在線精品課程,建設開發信息化教學資源,教材每3年修訂1次
升拓檢測依托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,每年遴選20個以上的項目,支持院校進行信息化教學資源建設,總計投入設備、人員、直接資金合計500萬元以上,助推院校開展工程檢測、物聯網監測在線精品課程建設。
②推動校企全面加強深度合作;
建立產教融合型企業認證制度,對進入目錄的產教融合型企業給予“金融+財政+土地+信用”的組合式激勵,并按照規定落實相關稅收政策
③打造一批高水平實訓基地;
④多措并舉打造“雙師型”教師隊伍。
職業院校師資基本不在應屆畢業生中招聘,原則上從具有3年以上企業工作經歷并具有高職以上學歷人員中公開招聘;
建立100個“雙師型”教師培養培訓基地,職業院校、應用型本科高校教師每年至少1個月在企業或實訓基地實訓,落實教師5年一周期的全員輪訓制度。
升拓檢測可輔助院校進行“雙師型”教師培養培訓基地建設,并向相關歸口部門申報,同時提供5年以上現場工作經驗的中級職稱講師,職稱院校培訓教師。
4、建設多元辦學格局
①推動企業和社會力量舉辦高質量職業教育;
企業經營管理和技術人員與學校領導、骨干教師相互兼職兼薪,2020年初步建成300個示范性職業教育集團,帶動中小企業參與
②做優職業教育培訓評價組織。
5、完善技術技能人才保障政策
①提高技術技能人才待遇水平;
加大對職業院校參加有關技能大賽成績突出畢業生的表彰獎勵力度
②健全經費投入機制。
6、加強職業教育辦學治理督導評價
①建立健全職業教育質量評價和督導評估制度;
②支持組建國家職業教育指導咨詢委員會。
7、做好改革組織實施工作
①加強黨對職業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;
②完善國務院職業教育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制度。